摘要:2010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从10月份起,全国陆续实施新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也就是说,在有前提的条件下,试点区域内年过60岁的农民每月可领取55元养老补助。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是国家在实施新农合政策之后,为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而实施的又一项惠农政策。比如在陕西省,年满16周岁到59周岁的农民,每年的缴费档罗列得特别详细,个人该缴多少、财政补贴多少、利息多少、月领取多少都非常清楚。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优”:财政补贴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其中“政府财政补贴”是最大的亮点。按照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中央财政部门将给予全额补助。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会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其实,任何一个政策的实施都好比初生婴儿,需要一个成熟完善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经历各种考验。如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了,我们除了看到农民晚年得到政府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它还需要完善什么。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之“难”:如何保值?
养老金保值增值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农村养老保险当然也不例外。
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保险基金采取的是入口、出口分离管理制度,每年保费进入基金,而支付给农民的养老金则由财政拨付。这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假如在缴费过程中,遇到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经济因素,是否会导致未来领取的养老金贬值,农民会不会因此受到损失?
不过,我们也可以换种思路考虑。假如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得当的话,每年将会赚取不少的利息。如果赚到的利息能够抵消(或者大于)物价上涨的话,那么几十年后农民得到的养老金数额将与现在相当。
还是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域陕西省为例,地方政府还要为农民最少缴纳每人每年30元的补贴,此外还有未作详细规定的“集体补助”,这些都会存到农民的个人账户中。这部分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也会进一步抵消物价上涨。
其实就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这一块,关键看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怎么运营,这可能是所有新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都要时时关注的事情。而新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如何保值增值也成为焦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