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这是参保人在投保之前最关心的事情。其实,政府出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本质就是惠民,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能和“单位人”一样报销医疗费,这曾经是很多普通城镇居民的愿望。随着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也在老百姓中逐渐普及开来,老百姓终于愿望成真了。那么,城镇医疗保险政策给居民带来了哪些好处,有哪些惠民之处呢?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 低保费高保额
城镇医疗保险最大的特点就是低保费、高保额,这对于经济不是很宽裕且没有其他医疗保险的老人和孩子来说,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政策。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并且报销过的人应该知道,参保只需要几十元,但是在一个医疗保险年度内,却可以享受统筹基金数万元的最高支付限额。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城镇医疗保险由个人和政府共同筹资组成保险基金,并且在保险基金中,财政补助占了很大的比例,参保人员只缴一小部分钱就可以享受到住院医疗和门诊统筹待遇,是一个拿小钱办大事,解除后顾之忧的好事。国家出台这一项政策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受惠,政府和个人共同筹资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 老少病残均可参加
众所周知,年龄大小、是否患病在身、是否残疾是众多保险公司对于投保人可否参保的重要评判标。然而,准城镇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力求最大,只要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所有城镇居民,身体不分好坏、年龄不分大小,均可参加。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医疗保险的城镇低保人员、重度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还可以享受政府给予的相对更高的参保补助。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 虽好但有不足
城镇医疗保险目的是为了确保人人都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这也就意味着这一保障程度不高,也就是“统而不包”,很多费用还是要个人自掏腰包。除此之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还有一点不足,那就是在医院和用药的选择面上更窄,要求严格。如果想要获得更深程度、更为周全的保障,例如希望挽回因重大疾病而带来的损失,希望在选择医院或是用药方面范围更广、更灵活,那么商业险是很好的补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