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银保监局】关于防范“代理退保”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

类型:转载 发布时间:2022-11-30 18:33:16
  2017年以来,中国银保监会就“代理退保”乱象陆续发布了系列风险提示。国家相关部委积极开展“代理退保”涉及的违法犯罪和违规问题整治工作。2021年10月19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庆银保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金融领域代理维权风险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目前,“代理退保”黑产存在反弹蔓延势头,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误判形势、心存侥幸,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向社会公众虚假宣传,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为此,中国银保监会、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正在联合开展整治“代理退保”黑产乱象专项行动,从严加强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净化市场秩序,切实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
  “代理退保”黑产乱象主要表现为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冒充监管部门、法律工作者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骗取信任,谎称可办理全额退保等事宜,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维权”后,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手段进行投诉、举报,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保险消费者正当的投诉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保险消费者与保险机构、监管部门有效沟通,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秩序,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重庆银保监局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警惕以下风险:
  1.保险消费者退保后面临丧失保险保障的风险。保险消费者特别要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切莫轻信“代理退保”的不实宣传。如受蒙骗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在支付高昂手续费的同时不仅丧失了应有的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2.保险消费者面临财产受损的风险。“代理退保”不法分子蛊惑保险消费者退保正常的保险合同,不仅收取高额“代理维权”手续费,还会诱导消费者“退旧买新”,购买所谓“高收益”储蓄产品,甚至截留侵占保险消费者退保资金,暗藏集资诈骗风险。
  3.保险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代理退保”不法人员会要求保险消费者提供个人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银行账户、保险合同内容等敏感信息。个人信息泄露后患无穷,存在被恶意使用、违法泄露或买卖等风险。不法人员获得银行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行盗刷或转账将危害消费者财产安全,而个人及家庭成员身份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住址信息的泄露甚至将危害人身安全。
  重庆银保监局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防范“代理退保”不法行为侵害:
  1.全面理解保险产品功能,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经济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保险产品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要认清保险机构资质、全面理解保险产品条款、分析自身风险保障需求、结合自身经济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银保监会官方网站“在线服务”栏目查询“保险许可证”“保险中介许可证”等机构人员信息,查询保险备案产品目录等产品信息;可以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方网站“保险产品”栏目查询保险产品条款内容;也可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查询保险产品条款内容。
  2.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保险消费者对保险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建议保险消费者直接与保险机构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调解组织调解,或按照合同约定通过仲裁、民事诉讼等民事法律途径解决。维权过程中,提出的诉求要合理合法,解决矛盾纠纷要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特别注意“维权不违法”,不能采用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提供虚假信息等有违诚信道德规范的方式方法;尤其不能有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等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
  3.防范“代理退保”不法行为侵害。保险消费者要注重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信息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
  “http://www.cbirc.gov.cn/branch/chongqing/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079730&itemId=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