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性猝死越来越年轻化?生命之花不该凋零于繁盛期!

时间:2018-12-20 10:48:46 作者:小诺 浏览次数:

摘要:越来越多的媒体资讯表明了心脏性猝死不再集中在老年或患有心脏疾病的群体,而是向那些平时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群体靠拢!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生命之花过早凋零呢?

  近日,一名年仅25岁的在大疆相机部工作的硕士员工不幸猝死的消息,又再次引起了人们的担忧。早前我们就经常看到一些新闻资讯,诸如“中南大35岁男老师猝死!”“26岁小伙跑步时突然心脏骤停!”等令人痛惜的事件。那么我们在感叹唏嘘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如何真正有效保护正处旺年的生命之花呢?

  一、心脏性猝死前征兆。

  值得一提的是心脏性猝死并非“猝不及防”,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部分征兆来发现隐患,及时治疗。

  1、可直接感触到的身体预兆。

  患者在心脏性猝死发病前往往会出现胸前疼痛、头晕、极度疲乏、气急、心慌、心跳不规律或胸闷等不适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2、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3、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如∶被长期限制运动的骨折病人,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这可能引起猝死。

  心脏性猝死来得突然,但其实问题的出现往往是由于曾经的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在符合健康告知条件的情况下,买一份健康医疗保险,可以为生命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二、心脏性猝死预防措施。

  1、通过医疗手段。

  据了解心脏性猝死源于两大心脏问题:心室停搏和心室颤动。其中,室颤是最大的“罪魁祸首”,90%的心脏性猝死都归因于它。而室颤患者要想避免发生心脏性猝死,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ICD植入,二是消融术。ICD即心律转复除颤器,是集起搏和电复律两项功能于一体的植入式心律失常治疗装置,需要植入皮下,可每天24小时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状况,相当于患者随身带了一名急救医生。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患者发生室颤,ICD就会自动选择合适的方式,如释放有效电击等及时挽救患者生命;而利用导管消融术治疗室颤的具体做法就是在导管的引导下,把室颤的引发部位“烧掉”。室颤消融术虽然目前尚在早期发展阶段,但它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孕育室颤的“土壤”,帮助患者摆脱猝死阴影。

  2、通过掌握“心脏复苏术”。

  猝死的发生具有突发、迅速、无法预测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当猝死发生时患者会失去意识,无法自救也不能求救,因此需要周围人及时的施救。施救讲究有以下三点:

  稳:将患者移至适当的体位,要注意保护颈部,可一只手托住颈部,另一只手扶着肩部,使患者平稳转动至仰卧位。

  快:按压胸部,位置为两个乳头连线的中间点,每分钟至少要在100次以上;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的比率为30:2,即每次按压30次接着做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同时施救者需注意“黄金四分钟”的限定,因为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后,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所以施救要快速。

  深:做胸外心脏按压时,幅度要足够深。以成人为例,按压下去要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以助于患者的心脏收缩和血液向全身输送。

  3、通过自身调养。

  年轻群体发生心脏猝死的大部分原因来源于劳累过度,压力过大,从而导致睡眠不足,饮食异常及身心疲惫。因此,年轻人需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熬夜,积极参与户外运动以减轻压力,注意饮食均衡,毕竟健康才是真正的财富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以传播保险理念,普及保险知识为目的,具体保险产品责任请以保险合同条款为准。

上一篇

下一篇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 下载官方APP

    下载官方APP

  • 关注官方抖音号

    官方抖音号